朱德野外看望测绘兵 嘱咐测绘军用
21
  解放初期,在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中,朱德总司令对军事测绘工作极其关心。1950年8月,他在视察军事测绘工作时,为测绘部门题词:“努力建设人民的测绘事业”。  测绘工作是一项先行性的工作。它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俄4架改进型苏35S战机交付试用  据台“中央社”10月21日援引最新一期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报道称,俄罗斯和大陆基本上已达成俄方向大陆出售苏-35战机的协议。  报道引述俄罗斯航空工业界权威人士说,苏-35战机出口大陆的工作由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过问、决定,苏霍伊设计局的职责只是履行两国首脑提出的要求,加速谈判而已。  据报道,所有障碍正逐一解决,交涉直接由俄总统办公室和总统本人出面协调,目前进行的只是密集的技术问题谈判。  报道表示,俄方期望普京于11月访问北京时,苏-35问题会有一个较好的突破。  据说,苏-35交易的基本技术问题、价格等密集谈判在7月以后已经基本敲定,方面对价格表示理解,因为他们了解苏-35是全新的战机。  报道指出,苏-35从发动机、航电系统、雷达到机身材料都采用全新的技术,与苏-27毫无关系。在谈判中,大陆方面还要求对苏-35进行技术修改,这些修改需要新的测试、研究等。  大陆方面希望在苏-35S战机上采用大陆设计的武器系统和部分航电系统,这意味着俄罗斯必须调整苏-35的外挂架。但对飞机气动外形的任何细小调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试飞,也需要首先制造原型机,这需要大量时间。  也因此,俄罗斯曾建议大陆方面先进口苏-35再加以改良,但大陆方面要求改良后才进口、接收。
【全文阅读】
          深秋,西部边境,寒意渐浓。一场实战化演练进入关键时刻。  只见一名身绑炸药的“歹徒”被包围后,准备与人质同归于尽。危急时刻,一名身披伪装服的狙击手果断扣动扳机。随着清脆的一声枪响,“歹徒”一头栽倒在地,人质安然无恙。  这名狙击手就是被兰州军区评为“优秀狙击手”的昌吉军分区某边防团侦察班班长、下士陈志远。  成为一名优秀狙击手,并不是陈志远兵之初的梦想。2009年,他带着驾驭战车驰骋疆场的梦想,从辽宁本溪入伍。没想到,走进军营后,他被分配到了边防团,成为一名边防战士。梦想的破灭,让他十分苦闷。“你想在部队有发展,就必须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强军目标中。”指导员王凯波的话,让他陷入深思。  不久后的一天,连队组织观看电影《兵临城下》。看到电影中狙击手斗智斗勇、殊死拼搏的场面,陈志远热血沸腾。“当兵就要当精兵。不能驾驭战车,我就当一名神枪手!”那天晚上,他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誓言。  要梦想成真,就要付出辛勤汗水。为了练就稳定性,陈志远每天趴在冰冷的戈壁荒滩上练习据枪,双手虎口和食指上磨出厚厚老茧。为了锻炼细心、耐心,他拿起绣花针学习刺绣,手指经常被扎得流血。他还先后啃下《狙击枪射击教程》《机械构图》《复杂电磁环境下枪械运用》等专业书籍。每次训练归来,他都要把当天的训练数据、体会感悟记下来。几年来,他记下了厚厚一本训练笔记,总结出狙击步枪实弹射击“打准五要诀”。  梦想,随子弹一起飞。5年来,陈志远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训练标兵”“优秀士兵”,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去年,他走上全军特种兵比武场。面对各路高手,他沉着应对。200米开外的丛林间,突然出现头像靶,他准确判定风向风速,稳健击发。“砰!砰!”两发子弹穿透头像靶眉心,最终荣获指令射击项目桂冠。  “你是一把钢枪,用毅力和精神来点燃光芒;你是一把尖刀,用意志和决心去超越突破;射击弹道是你的奉献轨迹,也是你演绎精彩人生的大舞台。”不久前,站在军分区第二届“感动北塔山模范标兵”领奖台上,听着颁奖辞,陈志远的神情显得极为平静。“获奖已成为过去,我要做的是:瞄准下一个靶心。”陈志远的获奖感言,赢得热烈掌声。(贾闯 肖承槟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东升)
【全文阅读】
资料图:国产歼-31隐形战斗机  据南方日报消息,今年11月中旬将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航展确定参展的各类飞机将超过130架,歼-31也将亮相珠海并进行示范飞行。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歼-31很可能在五年之内实现量产,歼-31将来上舰的可能性很大。  歼-31自2012年首飞成功至今不过两年时间,对于试验机而言,歼-31目前还处于性能开发的初步阶段,“想要进行表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作为一款外贸机,从航展上惊鸿一瞥,制造一些轰动效应,可以起到一个展示的作用。”徐勇凌如是说。  徐勇凌认为,歼-31属于第四代战机的低端版本,技术前进并不多。凭借我国航空研制企业凭借以往在三代机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歼-31可能在五年之内定型量产。  发动机是中国航空科技领域传统的短板,由于发动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导致我国突破瓶颈的难度较大,“但这块短板现在正在弥补,并且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出现。”徐勇凌说,将来我国在大、中、小推力发动机领域都会有新产品出现,像歼-31这样的主力机型一定会有配套的国产发动机,这样我国便有望结束主要机型的发动机大量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徐勇凌指出,隐形战机上舰是各国未来舰载机的远景,但用四代机全面替代三代机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以四代机为主的航母舰队与以三代机为主的航母舰队同时出现。“歼-31上舰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还没有看到歼-31与舰载机技术相适应的消息出现,因此,预计歼-31上舰的时间会晚于其装备部队的时间。”(邱越)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