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品游戏推荐
第 50期
高房价挤压消费:一线城市90%工薪族仍无力买房
    最近国内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第三季度GDP增长下行为7.3%的水平,为5年来GDP增长最低。  多数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长持续下行、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下行。房地产救市成了国内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来,尽管GDP增长速度不小,但国内居民内需不仅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反而增长速度放缓或增长萎缩。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房价问题。高房价对国内居民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也是居民内需增长的最大障碍。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任何居民的住房购买都是算作一种投资。就目前中国居民的现状来看,不仅住房是整个家庭最有价值的资产,而且购买住房占居民整 个收入支付中最大份额。如果房价水平合适,房价收入比不高,那么居民购买住房占整个家庭收入支付中的比重中不会太高。居民购买住房之后,也能够在几年内付 清房款,保证其日常基本消费。如果房价过高,其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就目前中国的住房市场价格而言,不要说一线城市早就是天价了,与90%以上工薪阶层已经无关。即使是二三线城市,85%以上的居民也是无支付能力购买。有些居民即使购买,也会对其整个家庭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  比如在北京(楼盘)四环边上,一套100平米的住房,价格在400万元左右。而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工作5年,年薪估计10万元左右,5年积蓄至多20万 元。两个人5年积蓄至多为4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结婚要在北京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两个人积蓄还得加上双方父母的一辈子积蓄(假定双方的 父母都生活在南方县城,整个积蓄大概是60万元左右,北方的县城及农村还达不到),只能够支付这套住房的首付(假定双方父母各付4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这对年青家庭住房是购买了,但严重的债务负担马上而来,其按揭贷款负债率会高50%以上。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这对年青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将会严重挤出。同时,两个年青人双方父母的日常生活消费会严重挤出。因为,父母亲的养老积蓄突然减少了2/3。  房价过高,不仅对购买住房者具有严重的消费挤出效应,对于租房者也具有严重的消费挤出效应。因为,房价过高,住房的租格同样会快速上涨,租房者所要支付 费用也就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租房的居民来说,或无支付能力租用,只好到边远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租房;或是增加其整个生活开支,挤出日常生活消 费。  房价过高,也会导致企业营运成本全面上升。而企业的营运成本上升,或迫使不少企业迁出这些高房价的城市,减少这些城市的就业机会; 或是压低企业工人的工资水平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出现,都会从总体上降低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影响居民的支付能力,从根本上削弱居民的消费。而各级政府救 楼市,其目的就在于把现有的房价顶在天花板上或维持高房价,与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背道而驰。  可以说,当前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就在 于国内居民的潜在内需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内需,国内居民无限大的需求很大部分只是潜在。居民内需之所以无法释放出来,不是居民不愿意消费,而是居民没有消费 能力。当前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足,或支付能力不足,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劳动力要素获得收入的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或占整个社会各要素总收入的比重 低,二是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少许的收入被高房价吞噬了,从而导致高房价下国内居民消费的严重挤出效应。如果国内高房价这种现状不改变,国内居民消费无法 增加,居民内需也是无法得到拓展,从而使得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全文阅读
 
涉外人士卖房 合同要公证后才能过户
  王老太太的哥哥王大爷在十几年前移民去了香港,在南京留下了一套房子。现在,王大爷想将该处房屋出售,于是委托妹妹办理相关手续。但由于不了解涉外人士卖房,房产合同一定要经过公证才能过户,导致本次买卖差点出问题。  前两天,王老太太带着买房的小张夫妇来到南京公证处求助。由于他们的中介对于涉外房产一定要经过公证才能过户的规定不清楚,为了尽早申请到房屋贷款,把合同里的日期都写得比较靠前,但是这份合同没有进行公证。结果,贷款倒是很快批了下来,小夫妻要给王大妈付钱,让王大妈赶紧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但房产局表示需要买卖合同的公证书,不然就无法过户。  双方当时签署的过户日期都过了,于是王大妈带着小张夫妻到南京公证处求助,希望立即办理公证。公证员看到合同里的日期瑕疵,就指了出来,要求双方更改合同日期,但这下小张夫妻不同意。因为当初提前合同日期,就是为早批贷款,如果现在更改合同,那么贷款要重新做审批,而且由于现在办贷款难,一旦日期延后,这个钱很可能就批不下来,那么本次交易就要作废。小夫妻为了装修房子,已订了不少建材,如果交易不能继续,这些装修成本就打水漂了。公证员听到这个情况,就表示公证是可以办理的,涉外二手房合同公证可以根据交易双方的真实意思制作询问笔录,有了这份笔录做合同补充,就无需再修改合同时间了。听到这里,大家都松了口气,公证员为他们办理了公证手续,让这笔交易得以继续。  公证员点评:南京的涉外二手房买卖合同根据是否需要交易资金监管手续分为需要“网签”和不需“网签”的两个版本。需“网签”的版本因需要房产中介参与合同的起草,不需“网签”的合同没有资金监管手续,需要交易双方自行约定合同内容。所以涉外人士房产,都要提前办理相关公证手续。  陶钧 贾晓宁

全文阅读
 
房企去库存跑量成共识 11月或为最佳买房期
  一年一度光棍节的到来,不仅迎来了电商大战,楼市也迎来优惠高峰期,尤其是小户型、公寓类产品均推出低首付置业策略,正在掀起一场楼市“脱光”。且从市场走势上看,受持续调整的影响和年底考核压力的影响,大部分房企将在四季度放量冲刺,11月又被认为是今年买房的最佳期。    “没有房子,谈结婚会很不现实,所以先买房后结婚,是绝大部分年轻人最为实际的做法。”已经恋爱三年还没有结婚的李雪这样表示,“我的想法是,不管房子大小,只要有就安心,至少算是在这个奋斗的城市有了一个家。”  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这样的想法对错与否,但是在记者随记采访中,如此观点随处皆是。因此,在这个热血沸腾的11月,对急于摆脱单身的光棍一族来说,比恋爱更实惠的,可能就是一场楼市的高额优惠。  “绿地双11,六盘联动,十年钜惠,仅此一次。”  “买房一身轻,教育基金、置业基金都送给你;买房送车位,房子车位一步到位。”  “‘5折房’帮你搞定丈母娘!”  “特惠团购,首付5万起,买86~88平方米紧俏三房,每平方米8100元抄底价不容错过!”  类似于此的单价优惠、低首付分期付款、千元抵两万……颇具诱惑力的高复读优惠在光棍节前后登场,一场楼市“脱光”正在展开,其中不难发现诸多品牌开发商的影子,单身优惠房源,高面积赠送、高性价比的刚需房源,正是这场楼市“脱光”的主角。    据克而瑞统计数字显示,930房贷新政后,10月份郑州市场观望情绪进一步增加;利率落地性如何成为刚需一族关注重点,并直接放慢了入市节奏;开发商鉴于9月市场行情和前期蓄客情况也同步放缓了推盘节奏。10月份,郑州市区开盘项目数不足10个;成交率也差强人意,大部分项目开盘去化率均在50%以下。  那么进入11月,房价又有怎样的变化?据某房产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截至11月5日,2014年11月郑州251个在售楼盘中,有10个别墅项目,241个住宅项目。别墅项目无涨跌变化,住宅项目共有60个楼盘价格发生变化。  其中33个住宅项目涨价,占整个在售住宅和别墅总量的13.15%,最高涨幅达25%;27个住宅项目降价,占整个在售住宅和别墅总量的10.76%,最高降幅达12%;另有191个在售住宅和别墅价格无变化,占整个在售楼盘总量的76.10%。值得关注的是,在房贷新政后,大部分房企并未出现传言中的“涨价”动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日前介绍,2011年以后,中国楼市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从此前的“总体偏紧,局部过紧”,已演变为“总体偏松,局部过剩”。面对供过于求的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楼市的趋势之一是房企加大去库存化,跑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