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刚果(金)
29
  近日,在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又有一批巴基斯坦维和分队官兵任务期满即将返程回国,他们中的很多人收到了来自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珍贵礼物,一本中国名言警句的“口袋书”。  这本中英文对照的“口袋书”,里面收录了涉及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政治等领域的近千条名言警句,为友军了解中国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口袋书”的主编是中国第十七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英语翻译李育霞,她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收集整理了近千条在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在普通民众中有影响力的词句,用了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词汇配以注释,以大众化的语言较好地拉近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距离。  “在工作交往中,很多外国朋友都想通过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文化,作为走出国门的维和军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外国朋友宣传和推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李育霞收集整理“口袋书”的灵感,则来源于基层部队印发的条令制度 “小册子”,这样既可以节省纸张资源,又可以方便学习。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从事医疗分队翻译工作中,李育霞发现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各国朋友的关注和好感,在一些国际场合越是我们民族特色鲜明的元素就越能引起许多外国朋友的追捧。  “The superior man on grounds of culture meets with his friends,and by their friendship help his virtue。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在中国,先哲推崇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文化,用文化来交朋友,在与朋友文化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赢’。”李育霞与喜欢探讨中国文化的联合国国际雇员菲律宾医生Rafael Camacho说。  维和医疗分队开放的工作环境给官兵与外界的文化交往创造了便利条件,不少前来就医的联合国文职雇员和维和军人在与我医护人员接触中,都显示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区,一个饰物,一个摆件都会吸引到外国朋友们惊叹的目光。  “这枚铜盘上镌刻了是我们中国青藏高原的风貌,我和我的战友就来自于这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图案分别是牦牛、雪莲花和白塔,牦牛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的象征,雪莲花展示的是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而白塔则展示是藏传佛教的在当地十分盛行,中国的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来自乌拉圭飞行分队队长Leonardo 中校仔细端详着刚刚收到礼物,饶有兴趣地听着李育霞的解释。“这是藏族文字,与汉文一同为这枚铜盘做了注解。与藏族一样,在我们国家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媒体里播报的时事新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或详细介绍国家社会制度、普通民众生活,或深度诠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处事准则,这也是李育霞在推广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亮点。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do not do to others。这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注意到中国总理李克强先生在谈及如何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就曾经引用过这句话……”。南基武旅旅部G7负责人巴基斯坦的Sherazi中校因为热爱中国文化,曾经多次光顾过伊斯兰堡的孔子学院。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在各国朋友的目光里,我们每个中国人迈出一小步,中国必将迈出一大步。”李育霞对推广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王冬宁)
北斗示范系统在柬埔寨揭牌 助警务定位等
   “柬埔寨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及其警务定位示范应用”系统1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成功举行了落地揭牌仪式。   中国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战略规划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李传荣,柬埔寨工业与手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邓西尼、柬埔寨高棉控股集团高棉联通公司总裁石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驻柬埔寨代表处副主任熊伟等共同出席仪式。   李传荣在仪式上表示,北斗系统在柬埔寨的推广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柬埔寨在信息领域的进步,并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邓西尼高度赞扬了中国政府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对柬埔寨信息科技发展所做的贡献,并希望未来双方在卫星导航领域和对地观测(遥感)技术能继续深入合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相关单位代表在揭牌仪式前对该系统在柬埔寨的部署及使用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并展示了该系统的演示效果,出席各方还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对地观测(遥感)技术在柬埔寨交通、渔业、水文、勘探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记者薛磊 李弘)

【阅读全文】
国防部回应舰机远海训练:享有航行飞越自由
  12月12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针对记者关于日本防卫省发布“中国军机穿越宫古海峡,日方战机紧急升空应对”消息的问询,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机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的例行安排,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此前,中方已发布有关信息,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开放与透明。西太平洋相关海域是各国都享有航行自由权利的区域,中方今后还将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希望有关国家尊重中国海军舰机依国际法享有的海上航行和飞越自由。

【阅读全文】
沈阳军区首个工程装备统筹分训点建成使用
  沈阳12月12日电 (成广勋、李祥辉)记者12日从沈阳军区装备部获悉,担负沈阳军区工程装备统筹分训试点任务的陆军第40集团军工兵团,经过一年多建设,前不久顺利通过总部检查验收,各项建设成果得到总部机关业务部门好评。这标志着沈阳军区首个工程装备统筹分训点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军区装备部车船工化部负责人介绍说,这对于有效解决小工种组训无依托、时间无保证的难题,有力促进现有训练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节省训练投入,提高训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小工种人员训练,是一直困扰各级装备保障分队训练落实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部队各级工程装备修理连(所),编配的小工种人员有的不超过3人、有的甚至只有1人,平时专业基础训练不好组织,训练条件也极为有限,严重制约了训练质量和效益提升。  为优化统合训练资源、促进小工种训练落实,沈阳军区装备部车船工化部自2012年起,按照专业基础“四统四分”统筹分训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工程装备保障专业基础统筹分训建设。2013年8月,军区确定以40集团军工兵团为试点,建立工程装备保障训练专业统训点,着力构建与工程装备保障实际相适应的训练布局。  受领试点任务后, 40集团军开展深入调研,创新提出了“小工种大集中”组训模式。今年上半年,他们组织了一期统筹分训集训,来自集团军部队的56名小工种人员参加了学习。集训以编制3人以下的小工种为重点,统一组织专业基础训练,延伸开展示范性修理实践训练,内容涵盖了工程机械、地雷爆破等10大专业,共完成了53个课目260个课时的训练任务,评选出9名优秀学员和5名优秀教员。  为达到训练大纲要求,在总部没有标准、兄弟单位没有参考经验的情况下,这个团在组织统筹分训过程中,紧密结合部队维修保障实际,率先建立完善了统筹分训内容体系,在总部规定的内燃机修理、舟桥装备修理等6大专业基础上,增加部队需求迫切又没有能力组训的电气源设备修理、制配专工等科目,训练内容与部队装备保障实践有效对接,科学回答了统筹分训“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  据悉,为提高统筹分训管理的正规化水平,这个团探索统筹分训特点规律,把训练组织、管理、保障、教练员选拔等具体做法编印成册,编写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已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统筹分训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