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污水倒灌新房 准新郎怒告开发
6
  “刚装修好新房子,准备结婚,还没住进去,马桶冒出的污水就把地板和家具给毁了。”  下沙名城湖左岸小区的余先生为此找上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两家却推来推去。无奈之下,他将这两家单位告上法庭。  新房的几十万元装修  打了水漂  余先生的这套房
  开发区内部分住宅小区存在私自搭建阳光房、围墙的现象,这些违章建筑占用公共空间,带来安全隐患,不断引起居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近日,开发区行政执法大队工业园区中队提前介入新楼盘,对居民进行普法宣传,告知违章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7月28日,碧桂园小区向业主交付。碧桂园小区包括8幢高层住宅和14幢别墅,共计1773户。开发区行政执法大队工业园区中队的队员担心:碧桂园情况相对复杂,高层住宅的挑高部分,给搭建阳光房预留了空间,而别墅也有可能出现占用公共绿地、私自搭建围墙的情况,或在别墅楼顶建造阳光房。  于是,工业园区中队提前制作了《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信中详细列出各种违建的危害,如随意动墙会削弱房子抗震能力,扩建阳台可能会导致坍塌,消防通道建简易房会导致逃生困难。  交房当天,工业中队在售楼大厅设置了宣传咨询台,在业主办理交房手续时,主动递上《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和《开发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宣传手册》,与业主进行交流沟通。执法队员耐心讲解什么是违建,来提高居民的自觉意识。  “搭建一个阳台几天就能完工。如果我们不提前介入新小区,只要一户人家做起来,周围很多居民会效仿,管理就更难了。其实,搭建违章建筑不仅有安全隐患,之后如果被拆除,居民反而得不偿失。”队员说。  碧桂园小区将迎来装修高峰期,工业中队计划和小区物业联动,控制违建现象的发生。物业在日常巡逻时,将对进入小区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有人运槽钢等材料或发现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要及时通知执法队员。  接下去,工业园区中队将陆续介入辖区内即将交房的各个新楼盘,通过宣传,以便让居民自觉约束装修行为,不做违章建筑。(记者 王舒畅 通讯员 张健)
【全文阅读】
          专家如是说,有购房意向的市民,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胡先生家住江东泰和家园,他心仪的是江东区锦港府的一套170平米的期房,可是现在限购放开了,他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出手。  “虽然有资格了,但二套房贷首付、利率都太高,还是买不起。”胡先生说,如果贷款也有配套政策出来,那他毫不犹豫就去买房。  像胡先生这样想法的购房者,占到了相当数量。限购政策放宽的条件下,“限贷”政策成了能否吸引购房者入市的关键条件。  前两天,南天房产的总经理薛敏强在朋友圈晒出一条信息:二套房贷政策由“认房又认贷”调整为“认贷不认房”,也就是说,在办理房贷时,不再要求客户提供相关房产证明,仅以人行征信纪录和住房按揭纪录来确定按揭贷款的套数认定标准。  白文欣也表示,前两天开始,国有四大行确实已经开始实行“认贷不认房”,随后,钱江晚报记者依次致电四大行向相关业务人士求证,但他们均称暂时还没变化。
【全文阅读】
  这次宁波“光明正大”地给限购松绑,对宁波楼市会不会有大影响?  宁波华星房产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敏梁表示,相对于上次的“口头通知”, 这次正式发布松绑令,肯定会让购房者信心增强。  “近几年的限购,迫使一些没有购房资格的人只能‘线下’签协议,他们已经完成了购买的过程,只是没有签合同备案。”昨天,陈敏梁告诉记者,“这次政策变动,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可能会让掀起改善性住宅及豪宅的备案潮。”  他预测,经过8月份备案潮的带动,在金九银十的传统购房旺季,部分有需求的购房者会趁机入市。  宁波百隆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耀生则认为,政策会给市场注入一定的活力,但这政策出台的太迟了,宁波楼市目前供大于求的本质问题,是无法依靠政策改变的。  “限购令松绑后,宁波库存量的消化速度会加快,但供求关系不变,开发商就不会贸然提价,而目前宁波房价基本见底,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下半年房价走势应该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他如此分析。  限购政策放开,投资客会不会卷土重来?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一萍表示:“楼市低迷的这几年,投资客对房产投资的预期已经改变,如今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理性,像多年前一样涌入楼市的场面不可能再现了。”  谢耀生则认为:“呼之欲出的房产税将成为避免投资客重回楼市的‘尚方宝剑’,在投资前,他们势必会估量未来多套房产的持有成本是否能带来升值、保值功能”。
【全文阅读】
          这几年,限购政策像一只有形的大手,牢牢拉住楼市的大门。然而最近,这只大手有了“缩回去”的迹象。  7月28日,杭州率先有了动作:楼市限购政策有条件放宽;7月29日,温州紧随其后,宣布限购政策“松绑”。  浙江省两个兄弟城市接二连三地消弱了限购力度,昨天,宁波房产圈一片沸腾,大家关注的问题只有一个:宁波会不会成为省内第三个加入有条件放开限购的城市?  昨天下午3点30分,尘埃落定。宁波市住建委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从今天开始,仅对宁波老三区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实行限购,其余均不限购,二手房全面放开。  “其实,宁波老三区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很少,这个政策出台,意味着宁波持续了三年零十个月的限购政策,其实就是基本谢幕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5月的局部松绑限购  对楼市几乎没起作用  “限购松绑”这个词,在宁波并不陌生。  今年5月5日,宁波市房地产业协会经纪专业委员会曾召开过一次“闭门会议”,各房地产经纪企业负责人悉数到场,却将媒体记者拒之门外。  之后,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传达了这样一个消息:5月份开始,宁波全市限购政策放松,只核查拟购房区域是否有两套或者以上房子。而在过去,是要核查购房者是不是在宁波大市范围内拥有两套住房,如果有,就要被禁止再买房。  随后,记者从宁波几家二手房中介处证实,该政策在各县市区确实陆续实行了。  只可惜,这一看似“巨大”的动作,并没有明显带动宁波楼市的成交量。  宁波市21世纪不动产宁波区域营销经理白文欣给出了该公司的成交数据:“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公司平均每月成交二手房300套左右,但今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量只有200套左右,缩水了1/3”。  而这个数据,在5月份的限购局部松绑政策实行后,几乎没什么改变。  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近两个月倒是有了明显的增幅,据宁波市房产交易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5-7月份宁波成交商品住宅同比上升了17%。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开发商负责人,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政策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最近市场成交量的增长,基本是市场不景气,房企扛不住了,以价换量的结果。  二手房和老三区90方以上商品房  都将全面松绑  对开发商而言,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宁波商品住房的库存量。  截止7月底,宁波市区可售商品住房48643套、660万
【全文阅读】
  就在杭州限购调整的前几天,城东新城成为杭州降价的主战场。新东站板块的德信东望,7月中旬启动年中特惠认筹,均价17000元/平方米。  而在东望这次“明降”之前,已经有不少楼盘开始“暗落落”推出特价房或其它优惠措施,记者根据钱江晚报购房宝指数统计,这些楼盘的成交,多数并不理想。  摒不牢的城东新城  纷纷下调价格  钱江晚报购房宝指数统计,从6月1日至7月28日,城东新城普福板块的万科紫台共成交102套,占据整个城东新城之首;而中大普升、保利梧桐语等楼盘近两个月总成交量则在50套以内。  备受关注的新东站板块,也出现了成交迥异的情况。天城单元的锦润公寓,两个月的总成交都在20套以下,而另一边的彭埠单元则是德信东望稍好些,6月1日至7月28日,成交31套。据悉,东望近期将会有百余套房源陆续上网。  无论是普福板块还是新东站板块,价格较今年年初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精装修盘万科紫台去年下半年的成交均价在22000元/平方米左右,今年5月份,成交均价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  此次“明降”的德信东望,去年首次开盘价格在19000~20000元/平方米,之后推出的楼王价格甚至一度攀升至24000元/平方米左右,但由于市场原因,年中特惠推出的房源价格最低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均价也被拉低至17000元/平方米左右。  楼面价、总价偏高  以价换量效果并不明显  在统计当中我们发现,城东新城相较于城北、城西的一些楼盘,在降价冲量上并没有表现得很突出。今年上半年,位于城北的德信北海公园以清盘价15800元/平方米出货,基本实现走量的初衷;紧接着,万达广场边的德信晓宸也快速出货,获得了不错的资金流。  反观城东新城,特别是新东站板块,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拿地价格普遍都超出1万元/平方米,像紫玉福邸的楼面价为12464元/平方米,锦润公寓的楼面价为13247元/平方米,按照目前较为普遍的6000元/平方米的成本计算,这些项目的保本价格也基本在17000~20000元/平方米,降价空间要比城北、城西板块小很多。  土地楼面价高,所带来的问题便是总价也跟着上去。同样是刚需楼盘,在城东新城的几个楼盘中,面积在90平方米,均价16000元/平方米,总价在150万元左右的房源更容易动销。  日常生活配套的缺失也是城东新城以价换量并不明显的因素之一。城西有城西银泰、西溪印象城等大型综合购物场所,城北有即将落成的万达广场,但是城东新城,目前大型知名综合体落地的好像并不多。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