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经济再现两位数增长不符
14
  (记者杨依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21日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合理区间,期盼再出现两位数增长不符合中国
  近日,新兴市场的糟糕表现令投资者担忧,印尼、印度等部分国家股市大幅下挫,引发了市场对于新兴市场危机来临的惊慌。在哀鸿遍野的氛围中,市场一致将矛头指向美联储――随着备受关注的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进入倒计时,对于QE退出的预期也是与日俱增。   结合目前美国国内的经济情况来看,美联储9月份退出QE的概率多大?随着资金撤出新兴市场的步伐加速,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将蔓延至其余新兴市场?A股市场向来有着“跟跌不跟涨”的魔咒,此次表现相对比较平稳,能否就此打破魔咒?   9月议息会议展望:QE退出板上钉钉?   自从5月份美联储掌门人伯南克首次暗示将退出QE以来,市场对于QE退出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升温。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逐步结束QE已成定局,9月份很可能是QE退出的起点。随着时间进入倒计时,对此持肯定态度的市场声音不断加强。根据彭博最近的调查显示,65%的经济学家都认为,美联储将会在9月的会议中开始缩减买债。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美联储还将举行3次定期会议:9月17至18日、10月29至30日以及12月17至18日。在这三次会议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只会在9月和10月份的会议后举行记者会。随着美国经济逐步复苏,9月份也成为了关键时点。   上周公布的部分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环比上升0.2%,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相同。与去年7月相比,CPI同比上升2%,与6月1.8%的涨幅相比有所上升。在就业方面,截至8月10日一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32万人,少于此前专家预期的33.5万人,为2007年10月以来最低。持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为296.9万人,少于此前专家预期的300万人,在前一周302.3万人的基础上继续减少。   从上述数据来看,最能支持美联储退出QE的就是就业方面了,美联储去年9月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QE3),主要目标就在于提振就业市场,既然就业市场逐步得到的改善,退出QE看起来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但是,考虑到物价数据,目前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存在,认为通胀率持续偏低,通缩风险若隐若现,暂时还不宜退出刺激政策。   从时间上来看,北京时间周四(8月22日)02:00,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公布7月30-31日会议纪要。鉴于这是9月份这一关键时间点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次FOMC会议,此次纪要内容显然引发了各界的密切关注。若要寻找9月份会不会成为QE退出的时点,可能就要从中寻找蛛丝马迹了。   印尼股市重挫 A股未被“传染”?   自从伯南克暗示美联储将退出QE以来,资金就“心领神会”,开始从新兴市场撤离,回流美国市场。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继续呈现资金流出迹象,中国股市成为了“重灾区”之一。   从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减少245亿元,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再结合上周公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创10个月新低的情况来看,数据似乎已经充分证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放缓,流出压力渐显。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美元资产投资价值的回归,新兴市场中的热钱将会进一步回流美国,预计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增量将继续走低。   (图:外汇占款连续两月负增长)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9月份无疑是占据“绝对重量”的一个月,虽然时间未到,但是近日以印尼为首的东南亚股市,已经拉开了前哨战的序幕。关于近期印尼市场的重挫,瑞银证券认为可能有三点原因,第一,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在本周四会议上对削减QE规模给出更多指引,故之前提前回流资金;第二,近期东南亚货币大幅贬值,资金外流持续而且外国机构投资者减持新兴市场股票;第三,东南亚国家经济基本面恶化,使国际投资者对其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大智慧分析师贺信表示,印尼市场最近表现比较糟糕,但是A股市场没有被“传染”,表现相对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印尼市场中有70%的资金来自于海外的投资集团,一旦出现资金撤离现象则会发生连锁反应,这也是造成印尼股市重挫的最大“元凶”。而国内股市的资金来源中,外资所占比例非常低(QFII/RQFII/部分热钱),所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用印尼股市下跌的逻辑来解释A股市场。   大智慧分析师汪啸骅则认为,A股目前处于自身的周期中,外盘的传导现象并不明显。虽然目前资金有撤离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国家股市的迹象,对于A股市场而言也将有不小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导致美元升值,进而也就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有望推动国内外贸形势继续发生好转,所以整体还是一个有利有弊的局面。两相抵消后,国内市场更多还是会受“内因”决定,“外因”的干扰可能会有短期效应,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全文阅读】
  (记者杨依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21日在北京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合理区间,期盼再出现两位数增长不符合中国国情。   范剑平是在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国家统计局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长7.5%,上半年同比增长7.6%。   针对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议论,范剑平表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在8%左右,7%―9%是经济增速新的合理区间。“只要不低于7%,就是常态。”   他表示,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这3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可以达到两位数。但经过30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各种要素发生了新变化,潜在增长能力已经下降。   “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能保持在7%到9%这样一个区间,就不会有严重通货膨胀和紧缩的压力,就业也会比较好。”他说,今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范剑平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略有降低,但质量和效益提高了。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继续向好、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体制改革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等几个方面。   他表示相信,中国政府下半年还将有更多改革措施出台。作为研究者,他期盼在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有关规则更加明朗。   谈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范剑平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贡献重大。“7%到9%这个速度仍然是非常高的,比其他国家平均经济增速要高出一大截。”   范剑平同时指出,尽管当前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中国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只有做好工作,才不会滑出下限。
【全文阅读】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过去四个月里,也许你换过手机,也许你添置了新的空调、电扇。也许有人说,自己家没换过大件,但可能你忘记了家里那个新的电饭煲或者电水壶。   现如今,家电更新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件旧的还没坏,更多功能的新产品就出现了。比如这电脑,几年就用不动了,老的舍不得扔,新的还必须得买!再比如说做饭用的那些小电器,比如说豆浆机,现在都升级多少代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发达,被我们淘汰的电器越来越多。但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会污染环境!有统计显示,仅北京市每年淘汰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就突破1000万台,但得到环保处理的却不足六分之一。大部分的电子垃圾,部分经过翻新进入旧货市场,更多的是大量小作坊私人非专业拆解电器,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扶持建立正规废旧电器处理企业介入市场,但却遭到冷遇。其实,很多国家要比咱们早遇到这些问题。他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美国   首先来看美国。曾有数据显示,美国全国淘汰的旧计算机达到3.15亿台;眼下的手机淘汰数量相比这个数字只多不少。   凤凰卫视驻纽约记者庞哲:美国废旧电器产品垃圾处理在各州、各城市地区都有不同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电器产品的处理方式与标准都有所不同。例如,纽约州对电脑、电视等可以分方式来回收,由政府与生产厂商免费参与,但是对于一些可充电性或类似再生特性产品的处理,就要到指定的地点,或者由指定的回收机构组织协助处理。电器废品特别是一些有严重污染性的有害产品,过去存在着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民众的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这个问题在美国一直存在。   德国   再去欧洲看看。德国每年产生的各种电器垃圾至少达180万吨,整个欧洲约为 600万吨。居住在法国的万凌虹女士家每次是这样处理被淘汰的电子垃圾产品:对于小巧轻便的,拿到超市专门设立的分类回收区。   万凌虹:像是手机、DVD,像这些的话,如果它坏了不能再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它带到超市里面去扔掉,在一些大型超市一般会有很多垃圾桶,有些垃圾桶是扔灯泡的,有些垃圾桶是仍专门的垫板、打印机墨盒、扔手机的,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垃圾桶,你可以带到商场里去扔。   法国   而在法国,对于大型的电器,厂商往往成为回收主力军。   万凌虹:稍微再大一点的比方说上一次我们家的洗衣机坏掉了,然后我们就买了一台新的洗衣机,商家把新机器送过来之后就把我们的旧洗衣机给带走了,然后他们会把它处理掉。   为什么类似正规厂商回收的做法在中国国内行不通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说,正规厂商的无害化处理成本很高。   曾剑秋:他有运输成本,运输了以后对电子产品需要降解,把它熔化掉,在降解熔化的过程中,它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气,要对这些废水、废气进行一些处理,这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在广东有一些小的地方,事实上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比如它用酸来腐蚀这些东西,腐蚀完了以后这些废水就自己排放掉了,然后回收贵金属。这种办法事实上不是无害化处理,它仍然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实在法国乃至欧洲,这个成本同样很高,但是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立法控制是唯一的途径。德国的《循环经济法》规定,电子垃圾的处理原则上由生产者和使用者负责。瑞典的法律规定处理费用由制造商和政府承担。而法国更强调全社会共同尽责,规定每人每年要回收至少4公斤电子垃圾。   万凌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会出钱收购这些垃圾的,对于垃圾回收的话,这一块政府还是需要有自己的一些作为。法国的垃圾回收实际上它的回收利用率也不是特别高,所以他们每年也在定一个目标说,在多少年之内我的垃圾回收率要达到多少多少,因为他的处理方式也不过就是几种:焚烧、提取可用的东西,还有一部分就是作为垃圾进行填埋。法国还有一点不是特别好,这边的维修费用特别高,所以也造成了很多的电子商品浪费。普通的居民比方说我们在处理这些垃圾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再另外付一些费用,因为实际上你在居住的时候,你已经交了居住费;其次,在税收里面,你已经是承担了一部分责任。   日本   而在日本,2000年颁布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负责自己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处理。《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告诉我们,在日本垃圾乱扔违法,而处理电子垃圾,往往需要用户支付一笔处理费用。这一点和法国人纯粹使用税收处理的情况不太一样。   黄学清:日本经济产业省08年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稀有金属回收利用的办法,其中就包括运营商有义务向顾客宣传手机回收信息,出售手机的商家必须向顾客宣传手机中各种稀有金属的含量以及回收时保证个人信息不流失的对策。日本各大运营商也联合制定了计划,只要有手机回收标志的直营店,都接受办理手机回收。部分业者对于手机回收还有小的奖励制度,比如可以得到洗衣粉、保鲜膜等生活用品。现在顾客把旧手机交回去是不用另外付费的,其实再回收利用的费用已经包含在手机的出售价格里了。   手机被回收以后,各种残片经过手工拆卸并分类,然后进入化学药品中,除去不需要的金属杂质,再将剩余金属提纯。从废弃手机中回收的金属有些被重新用于电子部件中,而像黄金以及一些其他贵重金属,不但可以卖给集成电路制造商,还颇受珠宝和投资商的欢迎。研究显示,从金矿抽出的每一吨矿石,平均仅仅能提取约5克黄金,而一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至少150克黄金、100公斤铜和3公斤银。东京附近一家回收公司每月出产的金条是200公斤到300公斤,纯度达到99.99%,价值是590万-880万美元,相当一座小型金矿的产量。   尽管如此,很多日本人并不愿意把旧手机送去回收,一方面是手机的多功能化,就算手机不用来打电话了,还可以看电视、玩游戏,当钱包、闹钟、电话簿。另外,日本人非常注重信息安全,担心手机内的隐私被泄漏。为了消除使用者的不安,各家运营商纷纷设置了碾碎手机的机器,让顾客亲眼看着手机被绞碎。也有电话公司为了增高回收率,搬出了旅游抽奖等活动。   关于电子垃圾的回收,目前,日本的做法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同。看来,我国要解决电子垃圾的最后手段,政府作为和企业、消费者的参与是缺一不可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