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曾编发文稿批兵痞 层层压力
16
  据史料记载,抗战胜利后,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家聂绀弩在陪都重庆《新民报》编辑副刊《呼吸》,屡屡出彩,深受读者的欢迎。然而,在1947年3月份,聂绀弩编发了一篇短文《无题》,却捅了马蜂窝,给《新民报》带来了一场横祸。  原来有一个国民党的兵
  巴金成名后,经常接到许多读者的来信,他总是亲自答复他们的提问,倾听读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同情他们的不幸,必要时还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  1936年冬季,巴金收到一位姓王的读者从杭州寄来的求援长信,写信人是位安徽姑娘,她在信中说:自己同后母处得不好,外出找工作,又失恋了,准备去杭州自杀,被一位远亲劝阻后带发出家修行,又遇坏人对她起了歹心……她希望巴金能帮她逃离虎口。经过与朋友的商议,巴金携带着刚刚得到的一笔稿费,约王鲁彦和章靳以同往杭州。  三人到了杭州后,先约姑娘同游西湖,核实了她受后母逼迫离家出走,恋爱失败后带发修行又遭坏人欺侮的经历。巴金和王、章商量后,决定帮助这个无助的姑娘。第二天,巴金冒充姑娘的舅父,为她还清了80多元饭钱,又为她买好了几天后去上海的火车票,帮她脱离了虎口。  巴金回到上海后,又偕章靳以到火车站去接这个姑娘,并把她送到虹口她真的舅父家中。不久,姑娘的亲舅父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部面谢巴金。以后,巴金又帮助把她安排到黎烈文主编的《中流》社工作。  巴金说:“我是把心交给了读者的。”他一生都在实践这一诺言。
【全文阅读】
          1926年9月中旬,冯玉祥将军在五原誓师,宣布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经整训后与北伐军会师中原。  据冯将军的自述历史《我的生活》记载,当时部队给养极其困难,誓师大会当天的会餐也只有一饭一菜,喝的是白开水,官兵们平日里只能吃个半饥半饱,时至深秋,还都穿着单衣。身为总司令的冯玉祥,与部下同甘共苦,吃的是咸菜伴粥。  包头县唐县长看不过去,送来了一桌酒菜,冯将军原封不动退还,直言批评道:“你这种行动是巴结长官,哪来的钱?凭你这样做,就不是爱惜国家民众。”唐县长算是识时务者,唯唯而退。  后又有五原县长刘必达送来两只鸭子,冯将军一如既往,不愿收受。刘县长说:“总司令的饮食太清苦了,只有咸菜,调剂一下有什么不应该的?”冯将军说:“你只看到我吃咸菜,士兵们天天饿着肚子,你知道吗?我吃鸭子对得起他们吗?”  刘县长还在辩解,说我这是完全从爱护长官出发,错不了。冯将军不禁来了火气,厉声呵斥:“你这是在毁我,破坏官兵关系,犯了错还不知错,该当何罪?今天要对不起你了。”为了教训刘县长,又为杜绝后来者,命令勤务兵,每只鸭子回敬10军棍。  刘县长被打了20棍,拎着鸭子一拐一拐退了出去。  消息传出,谁还敢自讨没趣?冯将军门前于是不见了送礼之客。  陆茂清
【全文阅读】
  周国平诠释幸福的智慧  何为幸福的人生?记者昨日从长江文艺出版社获悉,周国平新书《幸福的哲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诠释。而日前推出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也集结了周国平1996年至2012年间,对世界的智慧思考。  周国平,作品畅销国内的散文家、哲学家、作家。单本图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单本累计销量过500万册,出版图书累计销量2000万册。在《幸福的哲学》中,周国平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同时,周国平在书中从青年与幸福、财富与幸福、成功和优秀、思考死亡、内心的生活、生命的品质、对生命和灾难的思考、阅读与人生、教育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对读者的提问,并给出了自己精彩的阐释。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是周国平将近20年所做的各种讲座、演讲的讲稿整理结集。全书共分六辑,他以自己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博学求精的治学态度向人们讲述了关于人生、社会、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青年、爱情、婚姻、女性、子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看法。记者 左丽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