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坐实松绑限购传言 专家称供求...
  杭州7月28日电(见习记者 张骏 实习生 董佳丽)“传言――未确认――坐实”如同其他城市一样,浙江省会杭州亦按此模式悄然松绑了限购政策。28日晚,杭州市住房...
28期
杭州松绑楼市限购令 开发商冷待新政:期望值不高
  杭州7月28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 张骏 实习生 胡佳棋 吴洪)28日傍晚,浙江杭州楼市限购正式松绑:主城区140方及以上和余杭萧山放开限购。对于这个开发商一直翘首以待的消息,它真正放开的时候,开发商却显得并不兴奋。他们认为这虽是利好消息,但对拉动房价的期望值不高。  28日18点30分左右,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官方微博发布内容称,今年以来,杭州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但住房供求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研究,报该市政府同意,从7月29日零时起,购买该市萧山区、余杭区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购买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这预示着杭州楼市限购正式松绑。  其实早在该消息发布前,在杭州开发商及房产媒体的微信朋友圈里就盛传结束限购。  28日晚,杭州市房地产联合开发总公司董事长沈永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并未听闻任何风声,但他也并不意外,“政府有政府的考虑。”  早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杭州市人代会上,沈永振就公开对杭州楼市提出担忧,他认为当前杭州存量房大,土地价格上升,房价下行是不正常且有隐患的。他当时表示,其开发的楼盘交易惨淡,希望能够放开限购政策。  沈永振的担忧不久,杭州先后两个楼盘接连降价,正式刮起了杭州楼市低迷风。  过去半年左右,杭州存量房高达十几万套,楼市量价齐跌。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市区(包括萧山、余杭)二手住房成交13113套,成交面积119.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79.7亿元,分别下降49.4%、48.6%、51.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杭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在5月环比下降1.4%之后,6月继续以环比下降1.8%的数据“领跌”全国。  对于杭州刚放开的限购政策,沈永振认为,开发商已经进入新的状态,对该政策已经无所谓了,“现在无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比较成熟,对市场都有自己的判断方法。”  谈及限购对市场的影响,荣安集团杭州分公司总经理俞建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直言,“期望值不高。”  “限购这个政策本身是不合理的。”俞建斌告诉记者,杭州放开限购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销售,另一方面,杭州此时的现状即使放开限购,房价也不会上涨。  俞建斌说,杭州放开限购与温州有一定区别,温州的楼市存在许多不冷静投资,泡沫太多,而杭州楼市目前的新楼盘90%都是保本和亏本。  “其他配套政策没有跟进的话,比如说限贷等,那其实还是一样的,关键是限贷。”基于此,俞建斌认为,杭州此次放开限购,不会掀起较大风暴。  相较于开发商的冷静,杭州楼市松绑对二手市场似乎是一剂“兴奋剂”。  我爱我家杭州市场部经理周包军告诉记者,此次松绑,对于市场来说最大的作用是止跌回稳。  “限购取消最大意义在于购房者对于楼市购买信心的恢复,这个作用可能会更明显。”周包军也认为,市场不会因政策而快速回暖。  与周包军意见相似,对于此次松绑限购,盛世管家杭州西大区区经理李凯丰认为更多的是增强信心。对于未来政府的动向,李凯丰称,目前杭州市政府将松绑当做一个政治任务来做,如果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政策就会逐步放开,政策面也会越来越趋向利好。  据了解,目前全国至少有半数以上限购城市已经逐步放开限购政策。杭州在该节点放开限购,开发商均表示不会对全国楼市造成较大影响。(完)

【全文阅读】
 
杭州楼市松绑:主城区140方以上及余杭萧山放开限购
  杭州7月28日电(见习记者 施佳秀)28日18点30分左右,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方微博“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发微博调整限购称,自7月29日零时起,购买余杭、萧山区,以及主城区140平方及以上者,不需要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  据杭州市房管局介绍称,今年以来,杭州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但住房供求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研究,报该市政府同意,从7月29日零时起,购买本市萧山区、余杭区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购买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  来自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杭州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977.96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565.98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5个百分点,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57.9%,比一季度下降3.4个百分点。  另外,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降幅明显。上半年,杭州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25.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0%,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  据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市区(包括萧山、余杭)二手住房成交13113套,成交面积119.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79.7亿元,分别下降49.4%、48.6%、51.2%。(完)

【全文阅读】
 
没及时为房产证更名 三年后父女上演房产争夺战
  近日,市民张女士(化名)带着女儿姗姗(化名)来到《金楼市》编辑部求助,称自己和前夫已经离婚近三年,但是近期却频频遭到对方闯门打砸,导火索是三年前夫妻离婚时,离婚协议上将一套实际产权人为女儿姗姗的房产划给了前夫。  如今,前夫拿着离婚协议要求女儿姗姗归还房产,引发了这场父女之间的房产争夺战。既然房产证上的名字是姗姗,离婚协议上又将房产归属给了张女士的前夫,那么这套房产究竟应该属于谁呢?        张女士告诉记者,2011年,她与前夫协议离婚,并取得女儿的监护权,本来双方都生活得相安无事。但是从去年开始,张女士的前夫便不断来找她和女儿姗姗,要女儿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并想卖掉姗姗名下的这套房子。因为女儿不同意,父亲就多次到她和母亲的住处进行骚扰,导致母女俩只能在外租房。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资料,记者发现,这套位于六合区的住房房产证上写着女儿珊珊的名字,由于离婚时女儿还不满18周岁,因此在两人签署的离婚协议中,“双方在六合区的两套产权房归男方所有”。珊珊说,这就是父亲想卖掉房子的依据,他觉得房子应该归他所有,他有权卖出;而珊珊却认为,房产证上是她的名字,房子应该是她的,出生于1995年的她现在已经过了18岁,“我不愿意的话,父亲有权利卖这套房子吗?”        到底这套房子该归父亲所有,还是归女儿所有?离婚协议的条款和产权证上的名字到底哪个有效?对此,东南律师事务所律师魏伟表示,房产证上既然是女儿的名字,那么这套房子就应该属于女儿的个人财产,未经女儿同意,不得转让或出卖。他同时提到,如果双方离婚时协商产权归男方,那么应该按照法律程序完成产权变更。但是当时没有及时进行产权变更,现在的产权人仍然是女儿珊珊。因此,既然姗姗不同意进行产权变更,且产权变更没有完成,父亲也就不能进行房屋出售。  就张女士前夫多次对她和女儿进行骚扰一事,魏律师表示,若前夫的行为给张女士和女儿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威胁,张女士可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

【全文阅读】
 
北京将调整普通住宅标准 买二手房或减税
  下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将不再“限价”,适度放开高端商品房项目。此外,还将适时合理调整享受税收优惠的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记者上午从市住建委了解到,对于下一步北京的房地产调控思路,将按照分类调控的思路,采取系列措施,保证供应,稳定市场。  此外,对已供地的自住房项目,逐个梳理,主动服务,促进项目尽快上市销售。同时,加强销售环节的管理,指导企业做好网上申购、现场确认、资格审核以及摇号、选房等工作,争取年内完成3万套以上销售。    北京将完善价格引导机制,保证商品房市场供应,对定价基本符合市场实际的项目加快审批,督促项目尽快销售。适度放开高端项目,加强税收征管。继续加强房价监测,保持房价基本稳定。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对价格较高的高端商品房的入市控制较严,甚至传出“4万元以上新盘不批预售”的说法。而且对商品房实行“限价令”,要求商品住宅在申请预售时上报的定价,不得超过前期开盘的价格或是周边同品质楼盘的价格。  不过今年上半年以来,对于高端项目的控制已有所松动,一些价格较高的楼盘也陆续入市。此次则明确提出将适度放开高端项目,并称对定价基本符合市场实际的项目将加快审批,这将比之前“限价”的原则有所松动。    市住建委表示,将发挥二手住房市场的作用,满足居民自住型、改善型需求。适时合理调整享受税收优惠的普通住宅价格标准,促进二手房流通,缓解供需矛盾。  北京目前的普通住宅标准也是2011年12月开始执行的,按照房屋的区位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房价标准,其中,四环内北部地区的上限为38880元、南部地区为34560元;四至五环北部地区为32400元、南部地区为28080元;五至六环北部地区为25920元、南部地区为21600元;六环外地区为17280元。  随着近几年的房价上涨,这种普宅价格已经与实际房价产生差距,六环之外的很多刚需楼盘,按照售价都不是普通住宅,“被豪宅”了。  而且,普通住宅在买卖中可以享受到税收的优惠。如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是按照3%税率征收契税,而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  专家表示,调整普宅标准,将可降低房屋交易的税费,对于加速二手房的交易,减少购房成本有利。  本报讯(记者 陈斯)上半年,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北京商品住房成交量为近年低位,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趋缓,二手住房价格持续回落。  上半年,全市商品住房签约679.7万平方米、6.7万套,套数同比减少50.7%,为近年低位。6月,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二手住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3%,降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  市住建委表示,已实时研判市场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市场稳定。近4个月新建商品住房供应连续增加,上半年批准商品住房项目118个,同比增加57.3%。  (法制晚报)

【全文阅读】
 
为了拆迁不吃亏请"远亲"买平价房 夫妻被骗28万
  为了拆迁“不吃亏”,海门小夫妻找来并不熟悉的“远亲”蔡某,让他帮忙打点一下。孰料,蔡某利用曾临时受聘于某镇拆迁办的“职位便利”,借着为小夫妻俩购买平价房的名义,先后26次向他们实施诈骗,所骗得的28万多元全被他挥霍一空。日前,海门市人民法院宣判蔡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海门小夫妻小朱和小吕在海门某园区开了一家小型理发店,在做生意期间结识了一名老太太,她称自家与夫妻俩算得上是远亲,并称自己的儿子蔡某在某镇拆迁办上班,今后如果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联系他。  2012年4月,小朱家的房子遇到马路拓宽,需要拆迁3间房。为了不吃亏,夫妻二人拨打了蔡某的电话。面对小朱夫妇,蔡某夸夸其谈,称可以通过内部价为他们拿到一套平价房。  没过几天,村干部为了拆迁的事情通知大伙协商,小朱家需要缴纳3万元拆迁费。当天,蔡某与拆迁办的人讨价还价,把拆迁费还到了2.8万元。这让夫妻俩对他十分信任,并拿出1800元交给蔡某送予拆迁办的人“意思意思”。  2012年6月,蔡某称平价房已经定下来了,小吕遂交给他3000元订金,却并没有拿到收据。没过多久,“平价房”到了预交房款的日子,小朱和小吕又按照蔡某的要求在一周内给了他1.5万元。此后,蔡某又先后以请人办理房产证、请村里书记帮忙办证、一次性交清拆迁款等为由,骗走小朱夫妇2.8万元。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款项,小朱夫妇甚至让家人向各方亲戚朋友借了钱来交给蔡某。  由于不知道政府补贴的拆迁房什么时候造,夫妻俩寻思着能不能将其换成现房。蔡某称,通过“关系”,不仅有现房而且还是别墅。但因为别墅面积大,需要补差价。小朱夫妇考虑后,表示愿意补差价。很快,两万元又被蔡某骗走了。就像上了贼船脱不了身一般,小朱和小吕不断地凑钱给蔡某。一直到2013年9月中旬,仍蒙在鼓里的小朱夫妇已经被蔡某骗走超过28万元。    交了这么多钱,却从没看到过房子。去年9月底,蔡某经不住小朱夫妇的多次追缠,只能带着小朱一家去“看房子”。蔡某带着他们在工地上瞎转悠,谎称房子还在建。当小朱提出要进去看时,蔡某又以房地产公司的人没空等理由敷衍拒绝。  逐渐感觉不对劲的小吕坚持要查购房发票的底账,蔡某将一个“开发商”的号码给小吕,让她对证。“开发商”将夫妻俩约出来,自称姓陶,是蔡某让他冒充房地产公司的。“我在电话里听说你们买房子赔上老本,感觉事情不对。我怀疑蔡某可能在骗人,你们小心被骗!”小朱夫妇听后,立即报了警。  很快,海门警方锁定了蔡某。经审讯,蔡某交代自己曾在某镇拆迁办呆了半年,之后一直以开黑车为生,平时喜好赌博开销颇紧,小朱夫妇的出现,让他慢慢生出了恶念。而诈骗得到的现金,已全部被他挥霍掉。今年4月,海门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海门市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历经两次庭审,海门市人民法院于近日宣判蔡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同时,继续追缴蔡某犯罪所得赃款人民币28万余元,发还给被害人小朱、小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