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最血腥一天:上百巴勒斯坦人1
2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21日报道,以色列对加沙实施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13天,20日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血腥的一天,以
  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向希特勒统治时期的死难者敬献花圈  据德国《明镜》周刊7月20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20日,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出席了希特勒遇刺纪念日的活动。期间,高克对当时策划并实施该计划的刺客进行了赞扬,称赞其为争取尊严而做出的表率,并号召人们以他为榜样,承担起维护民主自由的责任。  1944年7月20日,德国陆军上校施陶芬贝格(Claus von Stauffenberg)为刺杀希特勒,在其秘密基地“狼穴”的会议现场安放了一枚炸弹并成功引爆,与会的24人中有4名被当场炸死,希特勒本人的头发和大腿被烧伤,耳膜也被震坏,但却逃过一劫。由于行刺希特勒的计划意外失败,施陶芬贝格的政变计划也未能成功,他本人最终被枪决,死时年仅36岁。  高克表示:“当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不应成为同谋。抵抗希特勒强权的施陶芬贝格应当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必须承担起自由的责任。”
【全文阅读】
  7月21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成功首飞“捕食者”XP,该机是公司标志性产品“捕食者”无人机的升级版,目前已被美国政府许可卖给中东、北非、南美、亚洲等地区的多个国家的用户。首飞发生在6月27日,地点位于美国陆军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的城堡圆顶机场。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飞机系统主管弗兰克.W.皮斯表示,“捕食者”XP的首飞是公司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盟友设计和开发最新产品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决定重启“捕食者”生产线,直接投入全速生产,以满足预期的新客户订单。  在持续了35分钟的首飞中,“捕食者”XP演示了起飞、爬升至使用高度、完成基本的适航机动,以及准确着陆。后续的测试计划将检验“捕食者”XP的设计方案,包括安全飞行、自动起降、载荷和通信测试,以及超视距卫星通信控制。  与经过实战验证的RQ-1“捕食者”无人机相比,“捕食者”XP具有同样的物理尺寸、飞行高度、速度和续航时间(35小时),具备更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捕食者”XP的改进工作还包括,三余度航电设备、自动起降系统(ATLS)、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的“山猫(Lynx)”多模雷达(具备海上广域监视能力)、高清光电视频、升级的Claw传感器控制和图像分析软件系统、一个用于海上船舶监视和跟踪的自动识别系统(AIS),以及更有效的推进系统。(谭健美)
【全文阅读】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20日报道,以色列持续13天密集轰炸加沙地区后,超8万当地群众逃离家园,本周预计这一数字将增加2万。本次难民数量超过2008至2009年间的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国际救援组织提供的食物和避难所也越发紧张。  据报道,联合国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言人克里斯多夫 冈尼斯(Christopher Gunness)表示,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已经在加沙地区的学校里开设了61个避难所,但是购买食物、水、毛毯和席子的资金如今愈加紧缺。该机构不会把难民拒之门外,但是如果没有资金补充,恐怕难以为难民提供舒适卫生的环境。  报道另称,以色列于19日晚开始轰炸加沙地区西亚杰区,一夜间至少有6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使得加沙地区冲突死亡人数上升到425人,数千人受伤。据民众回忆称,轰炸持续整夜,一片片的居民楼被夷为平地,救护车都不能把死伤人员运送离开。破晓后,难民只能抱着小孩徒步逃难。(实习编译:汤楚珊 审稿:聂鲁彬)
【全文阅读】
  据俄新社7月21日消息,两名美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中死亡。  自以色列军队17日向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以来,已有18名以军官兵丧生,自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以来,以军还未遭受过如此严重的伤亡。  20日,两名在以色列军队中服役的美国人在地面行动中死亡,此外还有两名以色列平民成为火箭炮和迫击炮的牺牲者。(实习编译:师成 审稿:翟潞曼)
【全文阅读】
  据雅虎新闻网7月21日援引法国《世界报》报道,根据利比亚卫生部7月19日公布的统计结果,利比亚的黎波里机场武装冲突一周内已造成至少47人死亡。  报道称,受害者均为居住在机场附近的居民,因火箭弹直接落入他们的房屋而丧生。机场在7月13日冲突发生时已被迫关闭。自7月13日冲突发生后,伊斯兰及米斯拉塔(位于的黎波里以东200公里)两方民兵组成的联合军便力图驱赶自2011年起即控制的黎波里机场的武装力量。  报道指出,7月20日新一轮的冲突造成5名平民死亡,此后,欧盟对机场冲突表示担忧。据一名机场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20日上午,机场遭到迫击炮、火箭弹及坦克炮的暴力袭击。  据悉,两架飞机被火箭弹击中后烧毁。冲突还沿机场道路蔓延至相关武装势力控制的其他地区,在市中心都能听见爆炸声。(实习编译:黄岩琪 审稿:王莉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