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层住户阳台建旋梯直接通天台 ...
  广州很多房改房的公共天台都没有楼梯与顶层连接,住户要上天台只能依靠梯子。越秀区山河东街8号一户顶层业主从家里修空中旋转楼梯直通天台,遭周边邻居投诉,城管部门...
59期
居民住宅变洗衣车间、网店仓库 干扰居民正常生活
  马达声、抽水声、搬货声打破宝山美兰湖路98弄住户宁静生活  晚间,隔壁居民楼时而传来马达转动声、水泵抽水声,让周围居民困苦不堪。日前,安居热线接到宝山区美兰湖路98弄居民姜先生的投诉,称周边的居民住宅成了洗衣车间、网店发货仓库,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和不便。  洗衣店噪声不断  据反映,小区38号住宅成了洗衣店的车间。每天,待洗的衣服被源源不断送到这里,1楼客厅内的洗衣机器马不停蹄地运作着……“郊区的夜晚本来比较静,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受洗衣机器的马达转动声、水泵抽水声影响,经常失眠。”姜先生表示,他曾经多次找物业沟通,但物业表示有些无奈。  昨天,记者来到美兰湖路98弄,看见38号楼前停着一辆面包车,一名工作人员将洗净的衣物搬至面包车上。在1楼外的空地上,摆放着多个晾衣架,通过窗户可以看到1楼客厅内悬挂着数排已经清洗干净的衣物。  “洗衣机器不停运转,不仅产生噪声,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姜先生有些困惑:工作人员清洗各种衣物需要用洗涤剂甚至药水,这些污水可以和居民的生活用水一起排放吗?对周边的环境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他表示,自己已经投诉过多次,但是,对方一直没有改进。  快递车进出频繁  小区内不仅有洗衣店的车间,还有多家网店仓库。  据了解,小区部分业主将房屋出租他人,使其变成一家家网店仓库。每天下午,不同运输公司的车辆会陆续开进小区运输包裹、货物,十分热闹。  “部分快递车辆进入小区后,车速较快,在弯道处也不减速,经常会惊吓到正在行走的居民。”姜先生说,这是纯居住小区,目前小区的入住率已超过一半。部分业主购买这里的房子,本想改变居住环境,没想到又遇到新的麻烦:各种快递车辆、陌生人员长时间在小区内停留,各种噪声时常环绕耳边。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多家快递公司的运输面包车在小区内熟门熟路地快速穿行。物业表示,这里的房屋面积一般在180至220平方米,月租金却只有四五千元。部分投资客不愿意搬入,而部分互联网店则瞄准这些空关的住宅楼,把它当作网店的仓库。目前,小区内确实存在销售化妆品、乐器、电子设备、图书等的多家网店公司。  居民楼为何变成洗衣车间、网店仓库等非居住场所?姜先生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多管一管,不要让居住区成监管“盲点”,他和其他居民只想要回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杨玉红)

【全文阅读】
 
山东长丰农民土地流转建生态农场 领土地使用补偿
  村民将土地流转给长丰生态大农场后,除了领取土地使用补偿外,自12月1日开始的100天,7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天还能免费领取半斤牛奶。长丰生态农场培育的城市盆栽。  一方面,土地流转后可以集中起来高效利用,产生更多的的效益;另一方面农民不仅可以领取土地使用补偿,还可以选择在山东长丰生态大农场工作,增加额外收入,做新型农民。董事长李卫东常说自己是一个农民,在他的构想中,农民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贯形象,让城市重新理解农民。  入冬后的乡村,普遍少了其他季节的活力,树叶凋落,枝丫刺向干冷的天空,野草变黄,奄奄一息,小河也结了一层冰,时间仿佛静止一样。汽车离长丰生态大农场越来越近,奶牛低沉的叫声,马的嘶鸣声,逐渐钻入耳朵,让寒冬有了一些生气。农场入口处,工人正在吊装一块巨大的绿色牌子,等安装好了,“开车从这里经过,牌子上的反光字就特别显眼”,陈倩虽然来公司一个多月,但对公司充满了信心。  农场董事长李卫东从外表上看去,就像一个粗犷的硬汉,可细腻的心思从农场的各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来。一块写有长丰生态大农场的石头正对大门迎接来宾,大门两侧木栅栏将喷泉围了起来,干净整洁的道路曲径通幽,将养殖区、种植区、仓库、办公区、垂钓区、餐饮区串接起来。会客厅端庄典雅,垂钓区错落有致,餐饮区古色古香,农场生态超市既卡通又充满了小清新,农场整体布置不落俗套。  统一着装、三五成群的工人则悠闲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给奶牛喂草料,有的去大棚照料瓜果蔬菜,有的则从池塘里捞起草鱼,为客人奉上香味扑鼻的碳烤草鱼……  五十多岁的老王来自附近村子,正忙着给奶牛喂草料,收拾奶牛休息区。老王的土地流转给了农场,每年都能领到补偿金,而且在农场里有了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年纪大了,也不想出去打工,现在在这里上班,工资稳定,离家又近,比在建筑工地搬砖运沙子水泥强多了,真不孬!俺村也有妇女在这里上班,喏,在那边的大棚区。”  农场工人都是来自附近村里的农民,在他们看来,如果土地不流转,一年两季种麦子和玉米,不仅收入不高,而且又要被束缚在土地上,生活又累又乏味。  始建于2011年的长丰生态大农场,现在占地面积2000多亩,大都是长山镇闫家村以及附近村子里的土地,村里60多个人在这里上班。在农场规划中,还将建设养老院等福利设施,已经超出农场的一般概念,“我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出生于1971年的农场董事长李卫东就是闫家村人,性情爽快正直,挂在嘴边最多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农民”。四十不惑,李卫东对于自己的事业有一番独特的理解:“赚钱是事,带着员工和父老乡亲致富则是事业”,“我是喝百家奶长大的,我得回报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如今的长丰生态大农场,靠着特色和多样化经营,发展红红火火。生产的有机蔬菜、粮食、牛奶等稳定供应邹平及周边,休闲采摘、垂钓、骑行吸引着市民来游玩,就地取材的特色餐饮则是食客的好去处,正在培育的盆栽满足城市人群对种植瓜果蔬菜的需求,后期规划中极具民族风情的蒙古包,既可以用作休闲餐饮,还可以承办会议。“同样,休闲为什么不能搬进大棚呢?你设想一下,坐在躺椅上看着报纸或者娱乐,身旁就是正在生长的瓜果蔬菜,孩子们在玩耍区嬉闹……”李卫东憧憬着农场的未来说。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峰 赵颖鑫 本报通讯员 赵文静 陈倩

【全文阅读】
 
滨州农民领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12月12日,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东小杨村农民领取了全区第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截至目前,全镇35个村已全面完成地块测量,17个村完成地界点上图,2个村完成第三次公示,2个村完成证书发放,承包合同填写签字完成率达到100%。  本报通讯员 孟令旭 李丰德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影报道

【全文阅读】
 
山东胶州市将对35个工业园优化整合 2017年完工
胶北工业园内一模具企业工人正在工作。(资料片)。  胶州35个工业园将“化身”8大工业集聚区,各自明确定位、突出优势。日前,记者从胶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为加快推进镇级工业集聚区优化整合,胶州市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对胶北街道办事处等8个镇、办的35个工业园进行优化整合,整项工作预计到2017年基本完成。  据介绍,多年来胶州市的工业发展非常迅猛,各镇办也都有了自己的龙头产业,但是从全局看,工业园过于分散,导致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所以从今年年底开始,胶州市35个工业园区将进行重新规划整合。“除了胶东街道和李哥庄镇等被划入临空经济区规划的镇、办之外,绝大多数镇、办的工业园区都被划入了整合范围。”胶州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市区范围内中云和阜安街道的所有工业企业将实施搬迁,全市35个工业园区将整合为8大工业集聚区。  按照胶州市产业发展功能布局要求,结合各镇、街道办事处的总体规划,优化整合后的8处工业集聚区分别是胶北重型装备与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胶莱机电装备产业集聚区、三里河生产加工型物流业集聚区、九龙通用机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胶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里岔通用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铺集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洋河汽车及车船配件产业集聚区。此外,对于落户工业集聚区的新建工业项目也有了新规定,平均投资强度不低于280万元/亩,项目达产后亩均产值不低于4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亩。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系数不低于40%。  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集聚区整合完成之后将基本实现道路、供水、供电、供暖、天然气、排水、网络通讯、污水处理、消防设施等配套到位,优化整合后的工业集聚区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排放量等要达到相关规定标准。  (记者 刘震 通讯员 韩加龙)

【全文阅读】
 
山东枣庄新增14个老旧小区即将供暖
  本报11月17日曾报道《滕州31个小区有望首次供暖》,其中包括9个新建小区和22个老旧小区。15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又新增了14个老旧小区申请供暖,这样老旧小区申请的数量则成为了36个。  记者了解到,新增的14个小区包括:荆善安居、明珠花园、香格里拉、华腾中岳、荆西花园、幸福东区、振兴花园、荆善小区、荆善花园、府前北区等小区。截至目前,已申请的36个老旧小区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施工较早的荆河小区1至6号楼已实施供暖。近期,龙泉小区、春秋阁东区、金州花园小区、幸福北区4个小区也将具备供热条件,其他小区的供热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据滕州市热力公司经理孔令武介绍,自从荆河小区被纳入今年供热范围后,他们便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查看,并于11月6日开始铺设供热管网,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目前该小区已实现了正常供暖。“荆河小区居民非常配合工作,工程竣工贴出收费告示后,仅仅几天时间,居民便按照《滕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2015年度城区住宅小区(单位)办理集中供热收费标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自觉缴纳了供暖费用,所以该小区也在较短时间内用上了暖气。希望其他小区的居民也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已尽早实现供暖。”孔令武表示。  (记者 张冬梅 通讯员 刘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