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被盗卖折射监管失守
12
  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大量村落内的古建及构件被盗窃或买卖。爱好者走访了山西400多处古建,发现80%的古建存在丢失构件现象,其中不乏村中整座戏台、庙宇被卖掉。(7月21日中国新闻网)  古建筑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古建筑
  本报讯 记者安瑞 通讯员李鸿斌报道 日前,陕西省宝鸡市住建局发布公告,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市区老旧住宅小区(楼宇)维修整治活动,旨在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惠及于民。  此次维修整治的对象为宝鸡市区范围内2006年之前未缴存住宅维修资金、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社会型老旧住宅小区或独幢楼宇。维修整治内容包括小区(楼宇)所属公共部位、公共设施设备。维修整治费用由业主承担1/3,其余部分由宝鸡市住建局组织筹集解决。  据了解,凡符合条件的小区(楼宇),可由业委会或业主代表前往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物业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申请表,也可在该局门户网站“公示公告”栏自行下载填写,并于7月31日前报送。凡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自行拆除小区(楼宇)内私搭乱建并恢复原状的,将优先予以安排。  此外,宝鸡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诚邀热衷公益、有意向的单位和个人参与维修整治工作,以期实现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全文阅读】
          近来,呼和浩特、济南、南昌、武汉、苏州等多个城市传出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消息,限购松绑的政策效应开始扩散。  今年以来,多地政府希望通过放松限购政策刺激楼市。有机构统计显示,在46个限购城市中已有10余个调整了限购政策,未来松绑限购的城市可能会越来越多。  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局部地区的政策性松绑,对购房潜力的释放作用有限。在限贷政策依然严厉的背景下,贷款利率高企依然会让购房者望而止步。  从数据上看,南宁市取消限购后仍然继续了此前的房价下跌趋势。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南宁4月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065元/平方米,5月为7892元/平方米,6月为7828元/平方米,连续3个月出现下跌。而更早前传出松绑限购消息的沈阳,楼市几个月来也未见明显回暖。  业内公认,信贷政策是影响楼市走向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银行对于房地产的信贷政策持续偏紧。专家认为,房贷是否松动、信贷支持是否加大,将是撬动楼市回暖的关键政策。  能不能少交首付款,低成本贷到款,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购买力是否出手。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如果房贷与信贷政策不放松,放松限购政策根本无法改变楼市大局。  “限购调整不是限贷调整。这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谢逸枫表示,目前来看,大多数主要城市都实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二套房首付六七成,三套房没有贷款支持。但在限购调整的同时,各地并未放松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力度。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整个市场背景来看,多个城市尝试“限购”松绑的背后,是2014年年初银行信贷紧缩,楼市基本面供大于求,市场表现依然低迷。  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来看,银行下调房贷利率动力明显不足,房贷的存贷差较小,对银行不具诱惑力,而做房贷还意味着银行要为未来楼市可能出现的风险埋单。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通过放松限购条件、放宽落户条件或调整限购区域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  杭州、天津、郑州等城市通过放宽落户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宽松”购房条件。武汉规定,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士,在武汉市购买住房只需提供近一年内的纳税和社保缴纳的证明材料。  亿房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军华表示,放宽本科生人士购房门槛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人才,虽然对楼市有一定的利好,但整体影响并不大,因为大多数外地购房者并不符合这一政策条件,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也因经济等原因,不能提前购房入户。  武汉规定,14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苏州也将9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全面放开限购。有专家表示,目前只放开买“大房子”,对普通刚需族而言尚难受益,而通过几年的限购政策,楼市投资者也很少,大房子的购买力有限。  此外,对限购区域的调整也是一种放松手段,天津、杭州、广州等地都采取了此种方式。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李国政分析称,这些政策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促进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但远城区一直并非楼市活跃区域,购买力有限,大量库存房待售,放松政策并不能带来购买群体。  有专家表示,目前限购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中,所占比例不到10%。未来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均有可能逐渐取消楼市限购,预计今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取消限购,但如果限购政策未全面解禁,一线城市未放开调控,当前楼市局势并不能根本改变。  徐海波
【全文阅读】
  本报讯 记者蔡希娜报道 近日,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了12家符合建筑模板、脚手架一体化条件的企业,其中三明市6家、福州市5家、南平市1家,其他设区市均未公布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据了解,去年该厅下发了关于先行先试推进建筑模板、脚手架一体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设区市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建筑模板、脚手架作业分包一体化试点工作,并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在设区市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施工合同造价达150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采用建筑模板、脚手架一体化企业提供的服务,并纳入施工合同备案管理范畴。
【全文阅读】
          本报讯 记者徐为军 通讯员王璇报道 2014年,是江苏省南京市深入实施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要求,该市2014年计划新建保障房3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  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南京市及时全面地对全市11个区以及各园区、指挥部在建和计划新建项目进行了梳理,并确定了保障房开工竣工计划,明确了责任。同时,按照计划,每周对各区、各指挥部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巡查,跟踪项目进展,及时更新项目基础数据,对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  截至6月底,该市保障房新开工29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8%;竣工25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6%。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目前该市保障房开工竣工量均已超额完成上半年建设既定目标任务,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南京市将继续抓项目、抓重点、抓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保障房建设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