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人居环境
45
  近期,“新华宜居指数调查”活动记者对中国铁建在京的已入住项目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抽样调查楼盘为2个,青秀城和长阳国际城,分别位于丰台区和房山区。根据调查,以上两个楼盘的建筑年代相近,入住时间均是2012年,所属的物业公司分属中铁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戴德梁行物业公司。    打造高层建筑,似乎是中国铁建的开发特色和惯有传统,在两年前甚至在一个南方城市的项目中打出“打好超高层建筑领域的第一仗”的激励标语。纵观在京的住宅项目,中国铁建依然延续了其“高层风格”,记者所踩盘的青秀城与长阳国际城亦是如此,前者除花园洋房外有11-33层,后者则为15-20层。  在进行现场调查时,面对记者较为关心的住宅质量与公共硬件设施,部分业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可,也有一部分业主表达对楼盘施工粗糙、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记者又查阅公开的历史资料,发现青秀城由于临近工厂和钢材批发市场,生活质量堪忧;而长阳国际城项目则在建设过程中即被爆出施工粗糙,掩盖在“低价标签”下的品质让业主闹心。    青秀城与长阳国际城都位于北京的南城,两者在交通与生活配套上均存在严重的不足。  其中,青秀城一方面临近高速公路,一方面密布建材市场和脏乱小吃铺,黄鱼车横行,来往人流混杂,形成一种“脏乱差”的典型。而长阳国际城,尽管顶着“学区房”和“地铁盘”的光环,却也无法回避居住环境质量差、消费配套空白等实质性的问题。    入住时间:2012年 地址:丰台南三环玉泉营桥南1000米  首次开盘价格:27000元/平方米  目前二手房价格:42322元/平方米  区域新房价格:3972元/平方米  青秀城项目分为四期,包括6层的花园洋房,其余为10层以上建筑。该项目处于南四环以内,紧邻高铁、高速,交通较为拥堵。社区口的出行选择唯有公交车,距离最近的地铁10号线二期约有1公里左右。  另外,社区内的绿化环境乏善可陈,安保与卫生清理工作也未有值得称道之处。记者注意到,进入小区内的观景喷泉似遭“遗忘”,楼盘原售楼处也闭门已久,门前的喷泉池与树坛久未打理,堆起满厚厚的灰尘。    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内多有杂物乱摆、垃圾清理不够彻底和及时的现象,沿街一层居住区的户外乱挂衣物、乱堆垃圾杂物的情况也略频繁。    在青秀城社区北侧,被绿网圈起一块儿施工区域,据记者了解,此处正在建设地下的供暖管道。据知,青秀城早期的供暖方式为分户燃气壁挂炉(自采暖),业主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取暖成本和不便。如今,在楼盘竣工两年后,项目也开始积极为社区住户创造集中供暖的条件。    位于青秀城东侧的马家楼桥北是个多公交换乘车站,此处设有去往市区和城南的不同方向的公交车,小区业主出行多在此乘坐。然而,从车站到小区之间的这条路上,能看到数百平米的废弃钢材料和垃圾堆、无序搭建的小吃摊,却看不到一处像样的餐饮、超市、银行或其他商业配套。
评论:土地流转别成少数人的盛宴
  《人民日报》11月30日报道 在东北产粮大县走访,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非常壮观:上万亩农田成方连片,灌渠联网、道路成环。说起效益,当地领导兴致勃勃:“大公司运作,规模化经营,1斤有机大米能卖到40元!”领导说,土地流转给公司,农民拿着地租,还能去园区上班,相当于挣了两份钱。  问起村里的农民,他们却不买账。农民抱怨,一亩地就几百元租金,公司赚再多,也跟农民没关系。但县里下了硬任务,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  一些地方公司下乡种地愈演愈烈。数据显示,2012年流转入企业的土地面积同比增长34%,2013年同比增长40%。而土地流转纠纷也居高不下,仅去年全国就受理18.8万件。  日前中央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再次强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这是土地流转坚守的政策底线。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决策权都在农户,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政府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瞎指挥。  土地流转不是越快越好,要尊重农民、相信农民,放手让广大农民群众自主选择。政府应该干什么?政府要做好服务引导,规范流转行为,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对工商资本下乡严格准入门槛,加强事后监管。不能让土地流转成了少数人的盛宴。

【阅读全文】
江西四兄弟捐3600万元 建72套别墅赠乡亲
近日,一则“江西四兄弟捐3600万元建72套别墅赠乡亲”的新闻红遍了网络。  2010年以前,新余市熊坑村大多数人住的都是土坯房。因为地势低洼,经常受到洪水的困扰。在外经商数年的房地产商熊氏四兄弟,熊水华、熊九仔、熊水生、熊习生,共同出资3600多万元,建成占地26亩的18栋连体别墅共72套,村民只需出资3万元就可入住200多平方米的别墅并且获得房屋产权,困难户免费。除别墅外,新社区还有篮球场、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

【阅读全文】
11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创年内最高点
  11月,北京二手房市场迎来了2014年以来年度网签量的最高月份。上午来自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显示,11月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11180套,是今年以来二手住宅网签首次突破万套。  根据市住建委官方数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1180套,环比10月的8845套上涨了26.4%。这一数字,为本年度以来的最高点,同时也是今年以来二手住宅网签首次突破万套。而在价格方面,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11月,通过我爱我家达成的二手住宅交易成交均价为29356元/平方米,比10月同期均价回落2.1%,比去年同期均价回落4.7%。  “较高的价格门槛促使现阶段北京楼市的市场成交主体为具备较好购买力的改善型人群,购买能力不足的市场需求较大量地被挤出市场。”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记者,从他们自己统计的数据看,卖小买大的改善型购房人占到了6到7成的比例,而首次置业的购房人占比相对不高。这和北京执行限购初期,首次置业人群占比超过8成有很大不同。 (记者赵莹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