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
  本报11月28日以《壁挂炉改集中供暖 收多少钱?》为题,报道了长安区锦融尚御小区一期业主对小区采取壁挂炉取暖方式不满意,要求与二期一起纳入集中供暖(详见本报当日A17版报道)。此事见报后,立即引起小区一期业主关注,不少业主纷纷来电反映此事。  于女士是小区一期的业主,据她介绍,2010年,他们购房时与开发商签订的一份购房协议,协议中对供暖方式并未做详细约定,“不过,当时买房时开发商说二环以外没有热源,用壁挂炉取暖只起到过渡作用,最终还是市政供暖,市政供暖不就是集中供暖吗?”她说,到了去年5月交房时,不少业主发现供暖方式是壁挂炉时,都不愿意收房。“当时,开发商承诺说有热源就给我们改,可现在却提出苛刻条件。”  与此同时,一期业主梁女士也持相同说法,小区二期建成后纳入集中供暖,一期业主代表与开发商协商纳入集中供暖,“可开发商不仅要百分之百的业主同意,还要每户缴纳95元/平方米的改造费。物价部门不是说接口费是40元/平方米,咋开发商却另要价?”  昨日下午,该小区地产负责人黄先生给记者答复说,小区一期售房时,他们并未给业主承诺是集中供暖,因为2010年时小区附近并未有热源,一期所有业主家安装的都是壁挂炉。现在小区附近刚有热源,对方也是第一年供热,当他们得知一期业主也想纳入集中供暖时,曾向物价部门咨询过,得到的答复是接口费为40元/平方米,而剩余55元/平方米是地产方面经过成本核算,收取的从小区换热站到楼口铺管的施工费用。  他说,由于施工涉及所有业主,成本核算需要业主同意方可施工,否则施工会有难度。  □社区记者 杜慧 卞静

全文阅读
 
  中国指数研究院昨日出炉的11月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1月南京房价环比上涨0.17%,尽管涨幅微弱,却成为当月我省纳入统计的17个城市中房价涨幅之最。11月,无锡房价也有小涨,其余15个城市房价则均下跌,江苏楼市整体企暖有待时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今年6-10月,南京房价“五连跌”,中指院昨日的统计则表明,11月南京房价环比、同比均转跌为升,环比涨0.17%、同比涨3.14%。  来自网上房地产的统计,11月南京新房共认购12741套、成交10018套,同比去年11月认购10810套、成交8533套,认购和成交分别上涨17.8%和17.4%;环比今年10月认购13097套、成交7331套,认购下跌2.7%、成交上涨36.6%。  南京市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表示,降息叠加此前限购与限贷松绑、公积金二套房贷首付六成降至三成等利好,直接刺激了需求,进而改变供求关系,对房价有助推作用。但多种因素交织下,能不能出现拐点式的回升还有不确定性。记者注意到,当前南京楼市商品住宅库存仍有5.3万余套,12月当地新房上市量还将超过1.3万余套,加之年关时节开发商年度销售目标完成压力较大,因此,年末以价换量仍是主流,房价拐点式回升还缺少支撑。  11月无锡房价环比也小涨了0.06%,但当地超过20个月的库存压力,使得房价上涨仍然乏力,11月该市房价同比仍大跌7.06%。  11月我省房价下跌的15个城市,均为环比、同比双跌,其中南通、宿迁、盐城、江阴4个城市的房价环比跌幅超过1%。南通房价跌幅最大,环比跌幅1.93%,同比跌幅高达10.35%;宿迁房价环比下跌1.74%,同比也跌了5.72%;盐城房价环比下跌1.52%,同比则下跌2.51%;江阴房价环比下跌1.38%,同比下跌6.21%。(汪晓霞)

全文阅读
 
  城关区一处被众多楼盘(12月1日摄)。□新华社照片  12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4年11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8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8%,为连续第7个月下跌。当月,兰州主城区新建住宅样本平均价格6906元/平方米,样本价格中位数为6900元/平方米。与今年10月份相比,新建住宅均价每平方米下跌了193元,环比下跌2.72%,这一跌幅在全国百城中位居第四位。    从全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涨跌城市个数看,76个城市环比下跌,23个城市环比上涨,1个城市持平。与10月相比,当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较上月减少4个,其中涨幅在1%以上的有4个,较上月减少1个。涨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邯郸、西宁、上海、昆明、深圳、天津、柳州、威海、芜湖、淄博。  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与去年同月相比下跌1.57%,跌幅较上月扩大1.05个百分点。按中位数计算,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中位数为697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7%。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8946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6个月下跌后,首次微幅上涨0.07%,同比上涨1.06%,涨幅较上月缩小1.09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楼市出现回暖迹象,本月全国主要城市住宅价格跌幅继续收窄。从政策层面看,11月21日央行发布了两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这将成为市场加快去库存化的重要利器,楼市“暖冬”可期;从需求方面来看,多重利好政策的实施明显提振消费者信心,刺激购房者入市,本月成交量继续上升;从供应情况看,成交量的回升进一步带动房企推盘积极性,各类项目加速入市;从企业策略看,在高库存及年度销售目标的压力下,房企仍以降价跑量为主,全国主要城市住宅均价继续下行。  从西北五省会城市来看,新建住宅价格涨跌不一。当月,兰州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2.72%,跌幅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从调查数据来看,兰州主城区新建住宅样本平均价格6906元/平方米,样本价格中位数为6900元/平方米。与今年10月份相比,新建住宅均价每平方米下跌了193元。  与此同时,同为西北省会城市的西宁创下了环比上涨2.08%的涨幅,在全国百城涨幅榜排第二位,仅比首位的邯郸市低了0.17个百分点。此外,银川、西安和乌鲁木齐三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微跌,跌幅分别为0.12%、0.25%和0.53%。:记者陈玮

全文阅读
 
  尽管购物中心泡沫论的声音从未停息,但这并没有阻挡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快速增长。日前,记者从“绿色城市O2O――2015房地产热点趋势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在建城市综合体数量将达到885个,同比增长24.47%。  而作为城市综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购物中心当前正处于狂热建设阶段,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在建购物中心在中国。  据发布《绿色城市O2O之商业地产报告》的洲联集团五合国际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满莎介绍,2013年我国有9个城市位列全球购物中心在建项目完工面积的前10名,今年这一趋势还在加快。  购物中心这个“香饽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入局者都能从中获利。  满莎坦言,实际上在所有大型购物中心中每年就有1/2开不了工,开工的项目中又有1/2开不了业,而在所有已开业的项目中还会有1/2挣不到钱,算起来中国购物中心的成功率大概只有1/8。换句话说,在所有购物中心中能真正运营成功的不到两成。  “显然,中国商业地产的超额收益率已经不复存在。”满莎直言不讳地说,“在此背景下,虽然一线城市的商业项目抗风险能力要强些,但是部分城市也存在着风险,而二三线城市则有着较大的商业风险,未来投资活跃度也将呈走低的态势。”  租金是衡量购物中心运营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购物中心的收租情况并不乐观。  据《绿色城市O2O之商业地产报告》显示,通过对20个大型城市的跟踪统计,截至目前,除上海和沈阳外,其他18个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等未来的零售物业租金将遭遇天花板,进入到下跌阶段。这其中,郑州和无锡将在所有城市中领先下跌。总体而言,三线城市的租金收益较低,平均租金仅为一线城市的1/3。  购物中心租金收益的不尽如人意,与近年来零售业放缓开店步伐甚至关闭门店有关。截至目前,沃尔玛、家乐福、百盛、华堂、乐购等大型零售商都或多或少地对相关门店进行了调整。  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零售商的门店扩张意愿出现了明显下降,短期内一些品牌门店的扩张计划仍将不振。就连较为受购物中心欢迎的快时尚品牌H&M、GAP等,门店扩张计划也不如前几年。以H&M近两年来的门店扩张计划为例,去年为62家,今年缩减为40家。而零售商放缓开店步伐,与租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关。  从业态的表现来看,近年来,大众型连锁餐饮的扩张速度较高,在此背景下,餐饮品牌在购物中心业态调整期比较受欢迎。  此外,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培训型业态陆续进驻购物中心,逐渐形成了新人流增长点。同时,儿童体验业态已经成为继百货、大卖场、电影院之后,购物中心的第四主力租户,这种“一人带全家”的形式在提高客流量的同时也给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消费量。  满莎认为,未来购物中心的发展有几大趋势,一是主题化、定位细分化,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北京朝阳大悦城;二是为购物中心注入文化体验元素;三是社区商业将成为引领未来商业零售市场的重头戏。同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三至五线城市的新增商业还应该多借鉴一二线城市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全文阅读
 
  琼海市中原镇迈汤村附近一生产环保砖的建材厂,未办理环评手续,将污水直接排入农用水渠。本报11月23日刊发了相关报道后,村民王先生等人继续来电称,尽管执法部门来查过,但建材厂仍在轰隆隆施工。昨日,记者从琼海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监察大队获悉,该建材厂被责令停产整改后,仍顶风生产,他们将对该企业从重进行处罚。  11月23日,本报刊发《建材厂污水排入农用水渠》后,11月24日、11月25日,仍有多位村民联系上记者,反映建材厂仍在违规生产,在远处就可以听见机器响声,环保部门责令停产整改通知书成了一纸空文。  11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迈汤村时发现,这家建材厂依然有污水流入民用水渠。村民们介绍,11月19日被责令停产整改后,建材厂并没有停产整改,而是继续生产。看到这种情况,记者联系了琼海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监察大队,该大队执法人员来到建材厂现场后,再次责令工厂立即停产整改。工厂内的机器响声才慢慢平静下来。在现场的一位砖厂负责人说,因为执法人员11月19日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之前,他们接了一笔生意,如果不能按时交货,可能会面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所以他们才没有停产,11月26日下午这批货物才生产完毕,他们将陆续停产直到生产设备全部停机。环保部门执法人员表示,按照有关规定,该企业没有依据法律文书停产整改,性质恶劣,他们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该企业从重处罚,该企业除了要停产整改,还将受到高额的经济处罚。  昨日,王先生等3位村民告诉记者,该建材厂目前仍在生产中,“11月26日那天下午环保局的人来后停了一两天,11月28日又开始生产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就在村里,工厂生产机器运转的声音可以清晰地听见。村民王某某昨日向省生态环保厅递交材料反映了此事。王某某告诉记者,该建材厂未办环评手续生产多年,最近执法人员查处了两次,但没有制止住该厂无证生产的违法行为,他们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污染环境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记者 罗安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