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军分区围绕强军目标发展 特战
第 45期
照片:金华军分区组织民兵特战分队进行应急机动演练。唐万里摄 民兵应急出动的速度有多快?机动能力有多强?指挥控制有些什么手段?8月20日,浙江省金华市因连降暴雨发生洪灾,7支民兵特战分队分头参加抗洪抢险,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应急出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分队机动用上了水陆两栖车,遇到道毁路断的情况战车涉水而过;指挥联络用上了卫星通信,不仅“动中通”,还可“动中视”,让军地联合指挥所实时掌握各个险情点位的实际情况,助力民兵出色完成抗洪抢险任务。 国防后备力量面临转型发展,可是,往哪儿转?金华军分区党委在应急实践和应战建设中体会到:后备军方阵需要加强特战分队建设,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军事创新。“这是新使命新任务倒逼出来的思路!”该军分区司令员程友敏说,以前,组织民兵抢险救灾,主要靠人多力量大;现在,“人海战术”明显落伍。抢险救灾对科技装备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手段和办法用不上了。比如说,城市受灾,大范围停电,手机没信号,电台太笨重,通信指挥怎么办?农村受灾,公路不通,通信中断,如何了解现场情况,如何快速投放兵力?抢险救灾如此,参战支前不也是要面临这些问题吗?基于这一认识,该军分区积极探索后备力量的军事创新,大胆组建民兵空中侦察分队、水上特种救援分队、全地形车突击分队、反恐排爆分队等7支特战分队,纳编千余名曾在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陆军特种兵等军兵种部队服役的退役军人入队,努力打造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新型后备力量。与此同时,该军分区与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根据民兵执行特战任务的需要研制水陆两栖越野车、无人侦察机、迫击炮灭火弹、冲锋舟转运车、气动抛投救生器、气压打桩机等多种特种装备,为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据该军分区政委杨德山介绍,着眼提高民兵特战分队的实战能力,他们多次组织民兵到军兵种部队进行特训,学习特种装备的操作技能,训练特战分队的战术技术。在此基础上,该市军地将民兵特战分队列为应急力量的突击队,让他们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锤炼民兵完成特战任务的能力。 前不久,该军分区以反恐除暴为背景组织7支民兵特战分队进行实兵实装演练。笔者在现场看到,他们所使用的信息化装备让人耳目一新:空中侦察分队编有无人机、航模和六旋翼飞行器,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对山林、河流等复杂地域的事发现场进行近距离航拍侦察,并通过3G技术给指挥所传回高清图像,确保指挥部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情报。战斗打响后,指挥所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进行跟踪,对遂行任务的民兵特战分队实施全程动态指挥,做到前方后方沟通零距离,并实现“动中视”。追击“恐怖分子”的水陆两栖车,能在河流水面和32度的丘陵高坡行走自如,适合在各类复杂地形上应急应战。浙江省军区政委王新海看完演练后,兴致勃勃地来到民兵特战分队,了解民兵特种装备性能,与特战队员交流特种作战演练体会。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全省各地都有你们这样一支民兵特战分队就好了!在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多一分保障。后备力量转型、民兵建设创新,你们想在前、走在前,值得推广!” ■浙江省金华市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暨军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当前,全军将士正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投身强军实践,紧紧盯着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积极探索军事创新。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不能在军事创新中掉队,而要以脱胎换骨的劲头紧紧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伐。 面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一些人产生了“民兵无用论”错误认识,这实际上就是掉队思想,我们要赶紧警醒和觉悟。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已经消失了前后方界线,民兵预备役部队就处在战场前沿,未来战争绝对少不了我们的国防后备军。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创造了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这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传承好人民战争这个法宝,积极探索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确保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中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后备力量军事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投身军事创新实践。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担子越来越重,应急应战对后备力量提出的实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未来战争中不辱使命、出色完成参战支前任务,当下必须大胆创新,大胆改革民兵预备役编组模式、训练模式、装备保障模式,大力推动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同时,要大力开展“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着力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献身强军实践、投身军事创新、提升实战能力,确保国防后备军关键时刻能够圆满完成应急应战任务。(柳亚东、吴炯杰)
|
||||||||||||||||
|